现面向全国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预约培训!

培训预约电话:0911-2120092 (孙老师) 0911-2120093 (黑老师)

延安市总工会干部培训中心
李老师: 0911-2120092
黑老师: 0911-2120093
联系地址:延安市宝塔区南大街30号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培训动态
延安托起红色文化传承新高地

作者:工人文化宫

浏览:1088

发布时间:2023-04-11 09:48:21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在举国聚焦“四风”整改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闻名世界的革命圣地——延安,再次成为人们“朝圣”的首选之地。在此众人瞩目的圣地,一个立足红色沃土、专注延安精神研究传播、锤炼干部党性的教育机构——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成为媒体聚焦和社会赞誉的热点。笔者就此作了专访,以揭秘正能量的源动力和影响力。

顺应时代呼唤,高起点构建红色教育首选高地

时代需要延安红色教育。2010年 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的李源潮同志视察延安时指出,延安要利用红色资源,把干部教育培训做大做强。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春季开学典礼上再次要求延安要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让全国更多的党员干部接受延安精神教育。2011年底,延安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圣地延安”目标,要求抢救性挖掘、保护、整理红色文化资源,广泛普及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知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教育功能。面对新形势下对执政党的挑战和考验,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组部制定了《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吹响了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培训教育的号角,为此,急需一批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干部培训基地。延安市委高瞻远瞩,带着中央的嘱托希望和全市人民的心愿,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深入调研考察,梳理思路,明确定位,适时成立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正式拉开了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的序幕。 

精心谋划高点起步。2012年8月2日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以市委党校、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发挥延安优势,成立市委直属事业机构——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下设王家坪、杨家岭和枣园三个分院。总院发挥政策制定、课程开发、组织协调、业务管理等红色教育主体作用。分院依托各自不同资源优势,分别对党政干部、高校教职工、企业员工、中小学教师等不同人群承担具体培训任务,形成优势互补,整体发展的态势。通过对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等实地考察,在中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与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咨询探讨下,学院形成了“传承精神,资政育人”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延安十三年革命史”和“延安精神”两大主题,全力打造全国性的“红色历史研究基地”、“延安精神传播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为了充实师资力量建设,学院先后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延安市委党校等干部教育机构,遴选了一大批专注于延安精神、延安十三年史研究知名专家教授作为骨干师资。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6名专业人员,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3年底,学院新领导班子组建以来,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履职尽责,全体干部职工苦练内功,齐心协力,在制度建设、内部管理、师资培养、课程线路研发、外部宣传联络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逐步建成了年富力强、思路清晰的管理团队和心齐劲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开局良好全国瞩目。2012年10月18日,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在杨家岭革命旧址隆重举行成立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市委副书记、市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鑫为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揭牌。中组部干部教育局、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行政学院和江西干部学院分别发来贺信。2012年11月市委正式任命杨军宪同志为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院长,正式着手筹备组建工作。坚持一边紧锣密鼓抓各类基础工作,一边重点着手做启动培训准备工作。学院自2013年4月正式开展对外培训,截止2014年9月底,全院累计完成培训668个班次,4万多名学员接踵而至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培训季(3月-11月)在校培训班级平均每月达到55个,每个班次在延安学习培训时间平均为5.5天,班次遍及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多个领域。学院以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俱佳的培训效果,赢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其中,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为民务实清廉”培训班学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教授令我们醍醐灌顶,班主任让我们赏心悦目,真想留下不走了,成为你们当中的一员。”上海市财政局培训班学员动情地说:“党的一大和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来延安学习确实不虚此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红色培训带动地方旅游收入2亿多元,促进了延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赢得了中、省、市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立足触动灵魂,人性化策划红色干部培训模式

挖掘红色资源,设计精品课程。学院立足红色沃土,对接时代要求,精心组织师资团队,围绕延安十三年和延安精神两大主题,以“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发了“四大板块”32门特色课程,精心打造了“红军战略转折线”、“延安红色历史线”、“黄土民俗风情线”、“艰苦奋斗体验线”、 “西北革命历史线”、“延安精神传承线”六条精品线路,凝练打造主题鲜明、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访谈式教学与现场参观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六位一体”的延安培训模式,寓理于史,寓教于乐,形成了将延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革命遗址有效糅合,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注重身临其境,唤起圣地记忆。培训力争将感性体验与理性升华相结合,全力将每个革命旧址都打造成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先由专职讲解员对延安十三年历史遗迹的讲解,唤起学员对十三年红色历史的记忆,再由教师依托现场,进行主题凝炼,理性升华,努力把静止的、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情景再现,将直接感受与间接感悟相结合,叩击学员心灵,启发学员思考,增强教学的震撼力。培训中突出体验式教学,不断地将延安十三年平面静态的历史,融入动态的教学过程,使学员亲身体验,自己动手,感悟延安十三年轰轰烈烈的战斗生活场景,寓理于景,情景交融。实现平面印象与立体深化的结合,着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促进学员深化思考,将所见、所闻、所悟综合起来,形成多元的、立体的教学效果。将所依托的革命历史资源,通过不同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主题进行丰富和深化,从而使之饱满,唤起圣地记忆。    

突出寓教于乐,接受精神洗礼。构建“十个一”的特色课程:一是“听一堂延安精神专题课”,唤起尘封的历史记忆,倾听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传承博大的延安精神,体会厚重的历史感;二是“穿一套八路军服装”,穿八路军服,戴八路军帽,言行举止以八路军战士为标准,严管理,重纪律;三是“走一段八路军拓荒路”,将学员带进南泥湾,重走拓荒路,拉练行军,边走边学边思考,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既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又是一次体魄的锻炼和意志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四是“吃一顿八路军饭”,“豆钱钱饭、黄馍馍”,追寻小米加步枪的峥嵘岁月;五是“唱一首陕北革命民歌”,在唱歌中体会八路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是“访谈一位历史见证人”,感悟峥嵘岁月中革命者的博大胸怀;七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八是“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增强道路自信;九是“观看一场大型实景演出”, 通过观看《延安颂》、《延安保育院》、《延安保卫战》、《兰花花永世唱不完》等情景剧,使学员身临其境,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与熏陶,升华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十是“举办一次学员讲坛”,围绕培训主题,从革命信仰、组织纪律、意志品质等方面组织学员进行交流,谈体会、谈心得、提建议,提升培训实效。

志在宣传延安全方位传播延安精神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创办,是延安特殊政治地位的要求,也是中共延安市委对于实施“文化引领、旅游带动”战略,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加快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安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延安,传播和弘扬延安精神的重大使命,为此,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一是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党中央在延安13年革命历史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历史,丰富完善史料,再现当年火红岁月,重现延安当年的辉煌业绩。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广泛宣传讲解延安精神,让学员触摸红色革命遗迹,追寻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用心去感悟那段红色历史及其所蕴含的精神,让广大学员准确掌握延安精神内涵,积极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三是通过开班式上对圣地延安与现代新延安的介绍,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全方位的了解延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一个充分革命情结的延安与一个改革创新的新延安展现在学员的面前,立志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不仅要成为党员党性教育基地、传播延安精神的基地,还要使学院成为宣传延安的重要窗口。

着眼服务全国,全方位探索干部培训新途径

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潜力。按照“学院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补充、特聘教师为拓展”的原则,学院在着力提高本院教师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在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选聘专家学者充实师资队伍,特别是发挥老八路、老延安、北京知青的作用,追寻时代记忆,拓展对延安十三年革命史的研究深度,将中国革命的成功之道——“延安道路”与领袖成功的奥秘演绎为思想的智慧和工作的方法,助力学员事业的发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强化精品课程和线路研发。如以多种形式传唱陕北民歌及红色经典歌曲,感悟黄土文化,活跃教学气氛;以互动访谈式教学,讲述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经典事例,启迪学员心智;开辟“梁家河——乾坤湾”线,考察知青岁月,寻找一个村庄的记忆,点评知青时代的延安精神,体验陕北民俗风情;开辟“南泥湾——壶口”线,重温《黄河大合唱》,体验大生产运动的劳动生活场景,点评南泥湾精神,深度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干部培训的质量效果。

探寻“大培训带动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按照“大培训带动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红色培训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整合旅游、服务资源,逐渐形成以延安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精品培训线路和现场教学基地,精心打造高效优质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以红色培训为主体,风景名胜和黄土风情文化体验为补充的西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互利共赢的学、游、购、吃、住、行联动发展的运作模式。 

强强联手拓展培训市场。立足周边,面向全国,着眼未来,积极开辟培训市场,拓展培训服务对象。培训对象由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高校干部职工向高校大学生、青年团干和青少年延伸,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学习的渴望和需求。一是与团中央进行高端对接,精心打造“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二是在发展和提升现有三个分院的基础上,着手探索与北京东方君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红色管理培训基地”;与陕西中唐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红色智慧培训基地”,壮大培训队伍,拓展承接能力。三是探索建立村干部培训基地,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村官和农村两委会负责人进行工作方法和党性修养综合培训。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将通过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项红色培训基地,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建成一所“历史与现实不断碰撞、传承与创新相互结合”的红色精神殿堂,提升延安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增强延安精神的吸引力、感召力,让延安精神发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咨询热线
0911-2120092
0911-2120093